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亚博官网荣膺“全国文明校园”。从“全国文明单位到“全国文明校园”,这份荣誉的背后是陕工人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定与执着,更是陕工人奋力擎起中国职教发展大旗,服务制造强国、教育强国贡献“陕工力量”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亚博取款心丈秒到账认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体系化设计、项目化实施、常态化管理的“三化”联动机制,聚力实施“1235工程”,丰富文明校园建设内涵,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1235工程”体系图
“1235工程”:塑优文明创建内核
用好一个指导理论,构建文明创建新版图。聚焦“文明建设”质改螺旋,活学活用PDCA理论,按照“围绕目标定计划、依据计划定路径、紧扣路径定检查、瞄准检查定改进”的步骤,依托校区、社区、厂区、馆区、园区等多元文化“五区一体”育人平台,构建起“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传播”四位一体的标准健全、运行顺畅的文明建设体系。
抓好两个关键载体,探索文明创建新路径。坚持两手抓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文明创建两个关键载体,一是立足主渠道,深耕思政课堂、创新课程思政,打通“双课协同”的全课程耦合育人机制,筑牢思想道德建设支撑;二是立足主阵地,深化活动引领、加强朋辈互助,打通“双措并举”的全方位常态育人机制,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三是立足主攻点,强化社会实践、优化志愿服务,打通“双化共融”的全体系实践育人机制,催化学生文明实践,推动思想道德实践养成。
守好三个创建主体,赋能文明创建新典范。聚力发挥领导班子、教师和学生的文明创建主体作用。一是围绕领导班子建设,立足顶层设计擘画文明校园创建“作战蓝图”;立足制度建设打造文明校园创建“四梁八柱”;立足自身建设担当文明校园创建主体责任。二是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立足师德建设—坚守师德第一标准;立足队伍建设——实施优师五项计划;立足监督评价——开展多维考评奖惩,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的师资团队。三是围绕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立足文明教育—打造微课堂,培育文明理念;立足文明引导——举办微活动,提升文明素质;立足文明实践——设立微实践,强化文明行为。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月月行”等活动,推进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青年培育。
做优“五个一”成果,打造文明创建新品牌。凝练总结文明创建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校级文明单位创建中率先采用“五个一”成果固化标准,即:凝练一个创建成果案例、培育一个文明示范典型、开展一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个“三全育人”特色活动、形成一个创建过程展示视频。通过边实践边总结,形成了“一院一品、一部门一特色”的文明创建品牌,有效推动亚博官网文明创建品牌化建设、特色化发展、成果化展现。
擦亮“文明”名片:打造“六好”文明校园
自学校获“全国文明单位”以来,成功历经三次复检;近年来,以巩固和扩大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师德师风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阵地建设管理好”六个建设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聚势夯基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聚力塑内核,推动学院改革发展;聚能提成效,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成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高位推进促发展。学校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思想建设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能力建设为关键,提升执政能力及水平;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党委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登高望远谋全局,深入落实“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高位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坚持俯下身子抓落实,出台《领导班子约法十则》《狠抓落实十条措施》等,形成了“决策—落实—督查—考核”狠抓落实的工作闭合链条。锻造出“政治可靠、敢于担当、改革创新、业绩突出”的坚强领导集体。学校党委连续5次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领导班子连续10次获得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学校党委通过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校”建设单位验收,国家首轮“双高计划”终期绩效评价获评“优秀”。近三年,获国家级荣誉101项、省级荣誉188项,连续两年荣膺“软科”全国高职理工类院校第一,多次被《新闻联播》等国家级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先后来校调研时,对学校的办学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建成“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铸强思政引领力,立德树人育匠才。学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蓄力实施以“红色匠心”为主线的“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九大行动,塑优“全程贯通、空间联通、队伍互通、内容打通、评价融通”的立德树人新机制;构建起以“三全五育”为主体、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新格局;锻造出“思政队伍量足质优、思政课量质齐升、课程思政‘深度耦合’、‘五彩翔云’网络育人、‘秦马小匠’实践砺行”的新生态。立德树人见行见效,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218项,在国有大型企业、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就业率达到52%,培养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名片学生279名。培育出全国高校思创发展中心、全国课程思政教研示范中心、教育部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试点院校、教育部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牵头单位、全国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案例、全国思政课展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成果139项。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暨“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启动仪式
躬耕教坛守初心,铸魂强师作表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师风师德建设模式,构建起分区化培育、模块化培养、链条化考核的“区块链”式师德师风提升体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团队协同的“金师”队伍。秉承“分类优先、类下分层、层下建队、以队带人”理念,实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划”“双语教师培养计划”“人才机制创新计划”和“兼职教师优选计划”等五项计划,创新出“师德网格化、梯队链条化、培育结构化、评价多元化、服务品牌化”的五化联动机制,搭建起“人才成长”“人才聚集”“团队成长”“学术交流”四类教师发展平台,培育出二级教授10人、三级教授23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名师良匠69项。

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阵地融合齐发力,文明创建绽芳华。建强用好学校网站、广播、新媒体等宣传矩阵,全方位传播主流思想;举办网络文化原创力提升训练营,打造系列“融课堂”,赋能网络思政“四支队伍”建设提质增效;聚焦“平台、载体、内容”三维向度,创新“融媒小厨”试点建设,打造集“官微、微博、视频号、抖音”于一体的校园融媒矩阵,发挥融媒矩阵“内容兼融、资源互融、宣传共融”的功效叠加,推进融媒育人资源平台集聚化、成果产出立体化、融合发展特色化,培育了一批“数字赋智、多维立体”的融媒实践成果,形成“同发力”“齐发声”的宣传格局,全面打造了校园舆论新生态。学校荣获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百强、全国职业院校官微百强、高职院校视频号“全国百强”等,培育出“习语.润工院”“五彩翔云”“理响工院.云书房”等品牌项目,年推送3270余篇,阅读量超330万,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获奖8项。夯实文明创建阵地建设,构建起特色化文明创建矩阵。建成“文明实践.工院驿站”,系列化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出“文明深1°、文明实践.月月行”等实践品牌;持续开展各类文明创建,创建省、校级文明单位21个,文明住宅楼及家庭558个,文明班级及宿舍2136个,文明大学生2561名;“家电急救侠”“智慧助老”等16个志愿服务品牌效应充分发挥,铸牢“大爱工院”志愿服务体系,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铜奖。

第三届“五彩翔云”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启动仪式
红色匠心炼德技,文以化人启心智。学校传承首任校长提出的“用革命精神创办革命学校”的办学初心,大力实施文化润校战略,构建起理想信念铸魂、道德品质立身、文化素养固本、精艺强技筑基、创新创业健骨、劳动实践乐业“六位一体”的“红色匠心”文化育人体系;通过“学做润”一体化牵引,创新“教学链立学+实践链立行+环境链立情”三链式融通育人路径,赋能“认知引导+行为塑造+情感认同”链路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好“三维立体”融合评价,把文化育人融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评价,届次化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书香校园读书文化节、新生文体节等“六类”文化节,常态化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等60余项品牌活动,全方位推进“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迭代升级。培育出“三走进”“四味.茶叙”“五彩翔云”“1-3-6-0大美育”“融媒育人”等文化育人品牌15个,先后荣获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国机械行业文化建设创新单位等,催生出国家级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校园文化建设类国家级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铸魂润心”文化育人创新工作案例等中省级成果13项,国家级、省级校园文化艺术奖39项。

庆祝建党百年“唱支歌儿给党听”大型艺术党课
阔域载新提效能,环境育人润无声。瞄准“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景观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目标,形成渭城校区—先进制造职教区、经开校区—服务型制造职教区、高新校区—产教融合示范区的“一校三区”新格局,集约互联新底座、智能互联新园区、融合创新新应用,打造出“环境打底、智能点睛、育人为要”的崭新育人环境;依托校园内的一馆(校史馆)、一场(红色文化广场)、一园(机床文化园)、一港(大学生思政教育温馨港)、一廊(企业文化长廊)、一空间(VR智慧思政实训中心),借助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及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咸阳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全国新能源(光伏)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两翼”,搭建出校区、社区、厂区、馆区、园区等多元文化“五区一体”育人平台,目前涵盖企业厂区620个、展览馆(博物馆)92个、科技园(工业园)42个,形成“校企、校地、校所”联动育人的新样态。学校获评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陕西高校智慧校园示范校、陕西省平安校园。

机床文化园实景
文明校园创建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上久久为功的“耐力赛”,更是初心赓续的“接力赛”,还是全校师生同心奋斗的“拉力赛”。全体陕工人将以此次“荣誉”为新起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工作重要指示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巩固、扩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努力成为文明践行者、传播者、守护者,让“文明之光”在学校进位发展的新蓝图中绽放绚丽光辉。